感悟艺术
 
 
在线留言
感悟红木
客服专线
红酸枝的木性
发布时间:2009-12-30 |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红酸枝家具几百年的艺术地位,经得起岁月的陶冶和时间的洗濯,红酸枝家具从古至今在红木大家族的显赫地位,绝非浪得虚名。

 

  5月初的一天,笔者应邀观摩厦门“明红汇”高端红木会所,期间与其掌门人黄灿有过一面之唔。没想到初次见面,这位同道跟我一样,竟然对“红酸枝”也情有独钟,甚至说出“不变形不开裂不是红酸枝”的惊人之语。当时我听了抚掌大笑,这确是红酸枝的性情,也是红木人的性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曾经在《今天的红酸枝 明天的黄花梨》一文中,笔者说起过“红木不过江”的话题,这其中牵涉到漕运水系所限,和本地材使用的传统习惯以外,历史上“红木不过江”最主要的原因,还确是与环境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因素给红酸枝木性带来的影响,在木材烘干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仍然影响不小。

  环境因素的样本

  我们先从“平衡含水率”这个最能说明环境因素的几个样本说起吧:

  两广地区作为最早的,也是最传统的红酸枝输入地区,广东广州为15.9,广西南宁为15.4;福建地区为新兴的红酸枝家具主产区,以福州为例是15.7。华东地区的山东,属于南方向北方过度的地带,以济南为例是11.7,与首都北京11.4的平衡含水率差别只有0.3,很能说明华东地区往华北地区,平衡含水率呈下降趋势,对红酸枝家具“干缩湿胀”的影响难以避免。而笔者亲自考察过的陕西西安为14.3,尽管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华东、华北地区,但亲眼见到过红酸枝腿足料开裂的情况,还是让我颇感惊讶。

  红酸枝家具变形开裂的原因

  那“干缩湿胀”的木性是如何导致家具变形开裂的呢?

  行内的人有个说法:家具是活的。我们知道,古典家具的构造原理来自于建筑,亦即精细木作来源于大木作,家具成器参照建筑的构造原理,以枝为柱,以架为梁,枝骨和板架之间,都是通过榫卯来连接,榫卯结构保证了家具构件之间一定程度的安全延展,这种延展就是我们通常而言的“家具会呼吸”。家具会呼吸的原因,就是当红酸枝家具所置的环境湿度,超过家具构件内部所含水分时,家具内部水分少,呼吸过程中吸收水分,所以各部分构件就会因水分增加而发涨;反之,构件就会收缩。家具构件此种的变化,对家具整体结构及外观势必造成影响,给维修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扰。

  红酸枝是不是盛名难负

  红酸枝属黄檀属红酸枝木类,与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同属不同类。它的弦向管孔直径和气干密度两项指标均高于黄花梨,即比黄花梨的管孔细,又比黄花梨的比重大。单从物理性质上来看,红酸枝作为材种优于黄花梨,可是,为什么近些年来,随着红木家具市场的日益火爆,红木家具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对于红酸枝家具较普遍的变形开裂现象,很多人产生了困惑:说起来数百年的取材历史,现实的表现却不过如此,红酸枝岂不是盛名难副吗?

  自清中期、乾隆晚期以降,红酸枝成为黄花梨和紫檀以外,第三大“宫廷贡木”,绝不是偶然。我们从一些公诸于众的出版物,看到的红酸枝家具经典之作,并不罕见:如王世襄所著,以黄花梨和紫檀家具珍赏为重点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中,第23页、第69页、第126页都出现了红酸枝家具的身影。马未都所著的《茶当酒集》中,也多次出现观复博物馆(微博)藏的红酸枝家具,如《古家具的尊严》篇中的“红木太师椅”(清代)、《红木家具的收藏》篇中的“红木两头出扶手椅”(清代),甚至在其所著《坐具的文明》一书中,用了多达14页的篇幅来展示红酸枝家具。此外,王正书所著的《明清家具鉴定》也有部分的红酸枝家具图录,由此可见红酸枝家具几百年的艺术地位,经得起岁月的陶冶和时间的洗濯,红酸枝家具从古至今在红木大家族的显赫地位,绝非浪得虚名。

  目前红木市场上的红酸枝家具多有变形和开裂,笔者认为这跟红酸枝本身的木性并无直接关联。因为红酸枝成为高端家具主流取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来源于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已被劳动人民长期的艺术实践所证实。作为前人的艺术探索的成果,红酸枝的木性想必早被认知,否则,各式脍炙人口的红酸枝家具如何能流传到今天?

  正确认识红酸枝的木性

  我认为当今对红酸枝木性大认识不充分,乃至带来误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迅速膨胀的红木市场带来了创富的行业机会,那些根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匆匆进入这个行业的红木企业,不尊重红酸枝原材料的特性,忽略了原材料自然风干所需要的周期,对物理烘干的工艺又一知半解,甚至不以为是,草率地将干燥不到位的材料做成家具,埋下了制器后开裂变形的隐患;

  第二:红木家具归根结底是文化家具。靠中式文化熏陶出来的一批古典家具消费者,对红木家具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文化上和工艺上的认知,而且还难以避免地保留着对古典家具崇拜的情绪,所以,红酸枝家具使用过程中,哪怕是轻微的开裂变形,心理上都不能接受,对红酸枝的木性明显认识不足;

  第三:神秘的红酸枝家具终于走入盛世的寻常百姓人家,市场的存量资源有限,原来面向小众的生产工艺要求,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这个时候,红酸枝家具的工艺掌控,已经不是由红木企业自己所能决定的,巨大的市场利益和文化追崇,驱动着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围绕着红酸枝家具,展开了各揣心思的博弈。

  最后,让我们回归到红酸枝家具日常使用的实际情况,来了解红酸枝家具的木性变化,以便在顺应木性的情况下,深层次地认识红酸枝家具。根据马未都在《红木家具的收藏》里所说:红木性(内应力)大,遇干湿冷热立即变形,或收缩,或膨胀,幅度大约在1%。

  笔者另外通过网络查询的一个资料(《红酸枝的特性》作者不详),对大家认识红酸枝的木性,多少也有个参考:红木含水15%--20%想要达到8%以下,普通烘干10--20天(温度65—80度)就能达到目的,但实践证明制成的产品同样会膨胀和收缩。

  红酸枝家具的保养与维护,本文就不赘述了,相关的资料很多。红木产业发展的道路还很长,我们作为从业者,不管是工艺追求,还是文化追求,避讳红酸枝的木性来谈红酸枝家具的市场经营,忽略红酸枝家具的自然环境来谈论红酸枝家具的传世,都是枉然的。在红木面前每个人都要真,红酸枝的木性在那儿呢,要想红酸枝家具精美传世,除了精湛的工艺,还有精心的呵护。

本文转载至:亚太红木网
 

 
TAG: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传承文化 从我做起
 下一篇:红木等级的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