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不是泛指所有红色木材,也不是一种木材,而是当前国内红木用材约定俗成的统称。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它的范围是五属八类。五属: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铁力木属。八类:紫檀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香枝木类、花梨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能进入收藏级别的,从明清以来,最有价值的当数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老挝红酸枝。
红木从明清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珍爱。据史载,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岸,给外国人带去丝绸和瓷器,而带回来的除了其他货物外,主要就是红木。郑和带回那么多的红木,原来目的是利用红木分量重来做压舱。红木运回中国后,一些能工巧匠把它用来造家具,于是便有了后来名扬海内外的“明式家具”。到明朝后期,红木的大量涌入,再加上王朝灭亡才逐渐流入到民间。
历经岁月的洗炼,超越时空而绵延至今的古典主义,独具韵味,历久弥新。经过千百年时光的沉淀以后,保留下来的都是最精华的元素,千百次的锤炼,屡次求精,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装饰,每一种款式,都已恰到好处,以臻至善。那种悠远和岁月沉积的美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美学法则,任何一种不必要的改良,都是一种画蛇添足、无厘头的艺术亵渎和伤害。千年时光,让它沉淀了一种悠久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纵深感。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蕴藏着极度震慑的完美,有着令人室息的强烈的美学张力。它精炼雅致,从细微处透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原汁原味的古典主义,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为嫡传正宗传承,它的本质是传统的,东方的,它能对华夏千年的家居文明进行最完美的诠释。明清两代红木家具,代表着登峰造极的鼎盛水平,士大夫文人甚至连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是著名的木匠皇帝)都热衷参与红木家具的设计,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明清古典红木家具积聚了当时最高端文化、艺术、工艺水准,蕴含浑厚的文化底蕴和古奥的艺术内涵。
由红木制作的高档实木家具,经过了多年历史的沿革,如今已具有了许多优点。
一、功能合理。红木家具不如一般现代家具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吗?这是一般人的认识误区。其实经过长期的推敲、改进,许多红木家具按照人体功能比例尺度,能符合人体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以椅子为例,其中的弯背椅、圈椅均契合人体需要,坐感舒适。
二、造型优美。庄重典雅的红木家具,在变化中求统一,雕饰精细,线条流畅。既有简洁大方的仿明式,又有雕龙画凤、精心雕琢的仿清式,也有典雅大方的法式等,适合不同人的审美需求。
三、结构严谨,做工精细。红木家具大都采用榫卯结合,做法灵妙巧合,牢固耐用,从力学角度来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我国传统的红木家具,基本上都是由工艺师们一刀一锯一刨完成的,每落一刀都花费工艺师的心机,同时还要讲究整体艺术上的和谐统一。
四、用料讲究。真正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均用质地优良、坚硬耐用、纹理沉着、美观大方、富于光泽的珍贵硬木即红木制成。
五、集实用、观赏、保值于一体。年代久远、品质高超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加之红木资源有限,红木的生长周期又非常长,有的可达几百年,因此,物以稀为贵的红木家具将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
红木家具之所以贵,主要原因之一是原材料的稀缺。红木生长周期缓慢,往往要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资源奇缺,且呈逐年剧减趋势。另外,红木家具自明清以来就是尊贵和财富的象征,也因其典雅的造型、深厚的文化底蕴备受推崇。简洁柔美的线条与精湛的雕刻是红木家具最大的修饰。据居然之家的销售人员介绍说,红木家具的加工工艺传承了中国五千多年的家具文化,在型、艺、韵、材方面都非常考究,一套红木沙发大概要经过六十几道工序,至少需要4到6个月才能完成。每一件红木家具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红木家具可以流传几百年。
本文转载自中国古典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