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2日新修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给红木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波澜。由于该公约对植物濒危物种贸易有规定,红木原材料的交易将受到限制。由于好的红木原材料生长需几百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市场上可能会弥漫认购情绪,不排除接下来会有职业炒家进入市场进行炒作,甚至有些商家已经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将某些红木家具炒到原值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导致让业内热议的“唯材质论”的观点。
价格疯涨后却成烫手山芋
虽然红木制作的家具数量多,但各家款式大同小异,粗制滥造者居多。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如果藏家盲目跟风购买红木家具,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消费者在投资选购时不能“惟材是论”,应综合考虑家具的造型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材好工不好,收藏价值会大打折扣。”
以紫檀家具为例,紫檀木材从每吨几十万到上百万。原材的上涨,却未给所有的紫檀家具购藏者带来喜悦。有一位顾客曾以50万的价格购买了一件紫檀宝座,三年后,他打算出手这件家具,按照市场木材行情,这件家具至少应升值一倍,然而王先生以原价出售时,却陷入了无人问津的窘境,其原因就是王先生购买时仅从木材的角度考虑,并未对家具器型、工艺和艺术价值进行考量。由于做工粗糙、造型臃肿,让这件家具最终成为王先生的烫手山芋。
如果仅仅看重材质而购买家具的藏家,最终会发现,买一件粗制滥造的红木家具不如买原木材来得简单,最起码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升值的喜悦。
红木收藏不能与黄金相比
专家表示过“红木木材只是家具的一种载体和表现形。另一方面,红木家具的变现率较低,虽然好看,用着也舒适,但谁也不会像衣服一样换着买;虽然值钱,但又不能像黄金珠宝一样较易兑换现金,投资和收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使用过后的消费者对其需求量自然减少。这也体现了不需要过分追求某种木材,只要是好木材就好了,因为总能找到替代品的。
如果是追求古老家具那就不一定非红木家具不可,因为红木不见得就是古家具,也有很多木种也能留存很久,例如和红木同样珍贵无比的金丝楠,材质质地有过之的柚木,或者是国外的殷桃木胡桃木等,也是非常适合收藏和极具使用价值的。
工艺制作比材质更应重视
红木当然是代表的中国的文化,代表着一种传统,但是其主要体现不是在材质上,而是在工艺上,人们往往因为对其不了解而盲目的追求木种忽视工艺,导致了材质反客为主,取代了工艺的地位。红木材料固然是珍贵,但真正应该得到重视的是工艺技术,现在有精湛手艺的雕刻师傅已经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大师级别的就更加是凤毛麟角。
在如今的社会,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这样一来使得许多传统的技术失传,再加上机雕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手工雕刻这门手艺的流失。机雕固然是很快就可以完成一件作品,但是却不会有手工雕刻的神韵。机雕出来的家具是没有灵魂的,死水一潭,只有手工雕刻才能将家具雕刻出让人感觉到有灵魂的家具。而且手工雕刻这种工艺技术是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更是一种传承,所以我们在珍惜木材的珍贵性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工艺技术的重要。 加上应该在工艺上添加一些现代的元素使得红木家具更加贴合时代,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使其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材质和工艺,又符合现代生活功能需要和审美。
本文转载自腾讯网.亚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