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只要提及红木家具,便自然而然地与“保值升值”、“奢侈品”画上等号,或有意无意地与“收藏”、“文物”等概念挂起钩来。暧昧地给红木家具贴上“货币”的标签,着意忽略其“家具”属性,是一种游离本质的模糊认识,也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历史上看,无论皇宫王府,还是达官贵胄,当今概念上的红木家具都是吃喝拉撒睡时的日常用具,也就是说完全是拿来使用的,生活所需。惟其材质珍贵、做工精细,寻常百姓家庭才望尘莫及,高不可攀。就像眼下的私人飞机、豪华游艇等奢华生活方式一样,只要具备足够的财力,人人都可以享用,而没有谁是拿它用来“保值升值”的。
家具就是家具,红木材质珍稀,通过精工细作,赋予其传统文化内涵,自然有别于普通家具。包括红木家具在内,任何高品质的物件都具备传承价值,都有可能成为历史意义上的文物,否则自然会沦为平俗。这是其内在品质的价值规律,也是优胜劣汰的不二法则,与是否红木家具无关。
放眼时下红木市场,红木家具产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大众消费者对红木家具已从“没听说过”到“有所了解”,由“高贵神秘”到各大卖场“遍地开红花”。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红木家具,早已不是什么稀缺物品了。随着红木文化的逐渐普及,具备一定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想要买两件红木家具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说到底它毕竟是“家具”,制作出来就是供人买回家去使用的,这是产业得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反言之,红木家具自身如果执意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投资、收藏品,则无异于孤芳自赏,画地为牢。人为曲解“家具”的自然属性,红木家具只会越发变成一种浮夸的“土豪”消费品,要么拿来炫富,要么作为“逐利”的手段企图从中发财。这完全是一种违背事物本质的认识误区和错误消费观。
脱离了群众基础,如此大规模的红木家具卖场给谁开设?红木家具产业的“繁荣兴旺”与“持续发展”,又从何谈起?
本文转载新浪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