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名画《听琴图》探索仙作木艺的渊源
在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福建仙游坝下村蔡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流传着这样一条祖训:“子孙世代不读书,作田不成作木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祖训?这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一段历史?
沿着历史的脉络,故事要从北宋时期的蔡氏先祖——蔡京与宋徽宗的名作《听琴图》说起。
《听琴图》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所绘制的传世杰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树下居中一人,黄冠缁服,即是道君皇帝——宋徽宗了,他轻轻地拨弄着琴弦。听者三人:一人身着朱衣,俯首侧坐,那神情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这人正是当朝宰相——“太师鲁国公”蔡京。据考,此画作于政和五年春,其时蔡太师刚刚完成徽宗布置的一项任务——给那把当年太师任成都节度使从四川带回的雷琴配套合适的琴桌。太师可是费了好大的精力,努力揣摩推敲,最终,还是政和二年上元次夕的瑞鹤事件,启发了太师。
是日(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宋代皇室信奉道教,何不用此祥瑞来装点风流雅事,取仙鹤足部之纤细冼练来制作那把绝世雷琴的专用琴几?思毕,蔡京太师遂召集京城能工巧匠和从故乡仙游带来的木作师傅共同探讨研究,选用江南珍贵的千年黄杨木,将木雕工艺与书画艺术有机结合,解终于那张精巧而简练、清新而飘逸的琴几和香几问世了。徽宗皇帝大喜过望,就在艮岳的那棵古松之下,抚了一曲《风入松》,高古的琴声如天籁奏鸣,余音绕树,久久不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终成千古佳话。后来徽宗皇帝亲自描绘了这次雅集,把那套琴几赐名“鹤膝棹”,又把在画上题诗的荣耀给了这次活动的功臣蔡太师,蔡京恭然作书:“吟徵调商窗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音韵抑扬顿挫,余音缭绕,不仅述说着千年前的文采风流,更是阐述着“仙作木艺”的源远流长。
自此以后,黄杨木以及后来发现的海南花梨木等硬木便大得皇宫青睐,徽宗所到之处起居用具都喜用此类硬木制作的用具,也要有雕刻如蔡京那种“仙作”风格的图案。所以,从此后它既成为当时“京作”之经典,也开“仙作”古典之先河。如今虽然已经看不到宋朝那些“仙作”宫廷御用家具的实物了,然而蔡京的木艺精髓却在家乡世世代代传了下来,现今闻名古典家具“太师椅”,便是当年官拜“太师”的蔡京反复考察观摩创作的。
好景不长,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病逝潭州(今湖南长沙)。蔡京死后,家乡的蔡氏族人为避连坐之祸,从此世代不再为官。发展到后来,为了避免子孙后代走上蔡京的道路,蔡氏后人甚至摒弃读书之风,专事木艺。这就是蔡氏祖训:“子孙世代不读书,作田不成作木师”的由来。乾隆年间,蔡京后裔仙游坝下蔡全甲,以其精湛木艺赢得御赐“德表艺林”牌匾。此匾至今仍高悬蔡氏祖厝。专家认定,仙游木雕和古典家具,是历代艺匠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的积淀,艺术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家具做工精细,各种产品极具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
时光荏苒,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仙游坝下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仙作”古典木艺盛地,其中极具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的,当属蔡氏明红堂。明红堂现主人蔡朝忠先生1973年生于仙游坝下,1991年毕业于福建美术学校,现为职业画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仙游油画行业协会秘书长,吉林春晖画院特聘画家。擅长油画人物,平时亦醉心于泥塑木刻。1999《背离》《冬至》入选莆田市十三青年油画联展;2000年在新加坡,台湾举办个展,作品被当地艺术机构收藏;2001年作品《山花》入选福建省油画作品大展;2003年作品《大厝》编入《莆田市工艺美术大观》;2003年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被国内知名企业家踊跃收藏;2004年参加中国上海国际博览会,作品被中外收藏家收藏;2004年作品《最后一缕阳光》参加莆田市国庆作品美术展。2009年红木雕刻作品《代代封侯》《圣火》同时入选莆田市建国60周年美术展。
蔡朝忠祖父为民间木师,母亲更是木雕染色的工艺名师。因此,蔡朝忠自幼与木艺结缘,多年来他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潜心研究,将千年传承的蔡氏密传木艺融入现代工艺,在力求还原宋朝古风的基础上,做工更加巧妙精细,再加上红木本身的稀缺珍贵,明红堂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巧夺天工,散发出浓重的古韵气息,具备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正所谓“仙作渊源处,蔡氏明红堂”。